一字一句不厌其烦的教大家开口练习。现场也让学生相互模拟练习,学以致用,针对学生的不足及时解难析凝,并鼓励学生大胆说出口,不要害羞,通过罗老师的引导和鼓励,大家热情高涨,都积木及的参与其中,大胆地呀呀学语,课堂上欢声笑声粤语声,声声入耳,热情满满,通过二个小时的学习,大家各有收获,听课学生对学好粤语热情未减,信心尤坚。
学好一门方言(语言),首先相当的要有一个语言环境,当然考虑到现实情况,可以多看一些粤语原生的影视剧。较好是多看几遍,前几次看带有汉字字幕的,想当后就看没有字幕的,凭声音和感觉来学习。
堂妹男朋友是香港人,他们的日常交流都是用中文和英语夹杂的粤语,说起来还挺滑稽的,堂妹粤语很差,堂妹的普通话也很差,所以他们是如何相处下来的也是很迷啊哈哈哈哈。听到表姐说她男朋友近在咫尺要努力学习普通话,于是表姐打算到昆明这边报个粤语培训班,她看了好多家,对比下来,表姐选择了佩文教育学习,那边上课时间很灵活,因为好像那边学的大部分都是英语四级,表姐在佩文入校的晚班上,一周三次,看到表姐那么懒,四年英语四级都没学好,现在真忍不住感叹爱的力量真是无限啊!看样子表姐很认真,都被她感染了,好想去学鸭子!就在我准备去注册之前,表姐简单地跟我谈了一下她的学习心得,我也在这里简单地介绍一下表姐的学习方法嘻嘻。
粤拼只是非母语者学习粤语的工具,对母语者肯定没用。所以那个不停强调粤拼在日常生活中用不到的,我wan全不能理解你的用意。虽然英美人民生活里也不会提到音标语法,但难道你学英语不学音标和语法?它只是让你掌握这门语言的规律而已。学完声调的话应该掌握一下拼音方案,在语音方面解决。然后靠积累(影视音乐作品)来攻克词汇和语法两座大山。较后通过实战(对话)检验成果。
粤拼不会出现ch, sh等声母,避免被误以为翘舌音,粤拼不会仿威妥玛式拼音导致k/g声母不分,p/b声母不分等弊病(原因见上面选读内容),粤拼不会出现dz, ts这样模棱两可的声母。较重要的就是,粤拼相当简洁明了准确,而且相当近似汉语拼音,容易被大多数人掌握。不过,粤拼也有一些小缺点,例如用yu表示韵母ü,用j表示声母y,刚开始容易让人混淆。
粤语作为一门方言,学习的目的自然就是日常会话,因此首先就要从读入手。可以从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开始:食左饭未(吃饭了吗)、早晨(早上好)、早唞(晚安)、唔该晒(谢谢)。在自己试着读粤拼的时候,一旦学习的词汇量累计到相当的程度之后,一般都会发现一些有意思的东西。
所谓的“大逻辑”就是粤拼的基本规律,严格来讲粤拼有9个声调,说实话,我也不能wan全分清9个音调,但是有了不二之选步:读的基础之后,也会像英语一样慢慢地形成语感,这个时候就可以尝试着开始造句。平时一个人走在路上的时候,可以用粤语小声地讲出自己正在想的,这样就能够发现自己哪些词语是讲不出来的,通过查阅或者询问的方式进行学习。
一般认为粤语标准音昆明话中介音丢失或只有少量残余,而粤语子方言则有保留。也有认为粤语以侗台语为底层,再融合了中古汉语特点,形成的混合型语言。侗台语本身没有介音,或者介音不能协调地存在于发音系统中。个人认为声母kw和gw可以视为介音(-u-)集成在声母中,以实现声母 + 韵头 + 韵腹 + 韵尾,如“广”字g-w-o-ng,区分“港”字g-o-ng,这是仅有的显性介音痕迹,大部分介音(-i-)已经被韵腹吞噬,或者把韵腹吞噬,介音(-ü-)基本没有见过。介音被融合消去很大程度方便了发音。如果“家”字恢复介音(-i-),变成g-i-aa。拼读时,嘴形先要微开发g,然后收缩嘴形拉长嘴唇发i,较后嘴形大张发aa,滑动幅度较大。